2024年3月12日17:52分左右,广州第七十五中学燕塘东校区的教学楼里书声琅琅,课间时分,学生们在走廊上轻快地穿梭。突然,初一名学生在教室门口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周围同学发出一阵惊呼。
正在隔壁班巡查的班主任王老师闻声冲过来,只见学生双目紧闭、毫无反应。她立刻跪在地上试探鼻息,发现呼吸极其微弱。“快!去拿AED!”王老师一边大喊,一边开始按压学生胸口做CPR。两名同学飞奔着取回了科曼AED,王老师迅速撕开电极片贴在学生胸前。 “AED正在分析心律,请不要接触患者。”设备的语音提示响起,几秒钟后传来“建议除颤”的指令。
王老师按下电击键,学生身体微微一颤。随后她继续按节奏做胸外按压,AED二次分析后显示无需再次除颤。当校医带着急救箱赶到时,学生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咳,慢慢睁开了眼睛。
120救护车到校时,学生的呼吸和脉搏已经平稳。经过医院检查,确认是突发性心律失常,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严重损伤,一周后便康复返校。这场发生在校园里的生死救援,让师生们真切体会到急救设备与技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