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浐灞国际港第四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四初”)作为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全面管理的公办中学,2024年9月正式建成投用。学校以“全人教育”为核心,构建生态化校园环境与智慧教学空间,打造“科学+人文”双轨课程体系,通过名师引领、教研联动实现优质教育共生。其“生态·科技·人文”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强调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培养,为学子提供面向未来的成长平台。
科学布局 现代化校园赋能成长
学校以“生态化、智能化、人本化”为核心理念,打造科学规划的现代化校园。教学楼群呈“E”字形布局于东侧,所有教室朝南设计,最大限度引入自然采光,同时利用地形阻隔街道噪音,为教学活动营造静谧环境。西侧运动场依托地势高差形成独立空间,与教学区动静分离;综合楼北接操场,一层设置宽敞餐厅,二层创新增设观景休闲平台,成为师生课余交流的“城市阳台”。校园地下空间实现人车分流,安全设计与功能分区相得益彰。
在硬件配置上,学校融入智慧教育元素:智能黑板覆盖全教室,新风系统与地辐热采暖提升学习舒适度,护眼灯具与可调节桌椅呵护学生健康。此外,理化生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科学探究室、围棋活动室、舞蹈教室、室内篮球场等30余个功能部室一应俱全,报告厅、图书阅览室等公共空间为师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舞台。
名校引领 一体化管理锻造品质
作为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四初”深度融入名校基因,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办学理念、统一教学标准、统一教研节奏、统一师资培养、统一评价体系。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构建“基础+特色+创新”三维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外,依托集团资源开发围棋、兴趣阅读、体智训练等校本课程;在德育实践中,通过“体智接力赛”“诗歌节”“研学实践”等活动,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体验式学习。尤为突出的是“展示教育”特色:26个社团搭建个性绽放平台,班级文化墙、课间操口号评比、校园币等机制,让“敢展示、会合作”成为学生成长标签。
培基赋能 多维驱动教师成长
学校实施“双轨并进”培养策略:一方面,中层骨干全部来自市八十三中,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每周公开课”“推门听课”等机制,将教学经验转化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梯;另一方面,创新评价体系,引入学生评教、家长座谈、教学反思日志等多元评估方式,打破唯成绩论的单一标准,激发教师专业自觉。
班主任队伍建设采用“动态优化”模式,每月定期召开主题例会,围绕班级文化塑造、心理辅导技巧等实务问题展开研讨;行政团队则通过“周例会+服务承诺制”,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绑定考核,如将班级学风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形成“以生促教、以教促学”的良性循环。
文化铸魂 地域特色涵养精神
“四初”特别注重以文化人,谱写的校歌《四初之歌》以激昂旋律传递爱党爱国情怀;校徽设计融合市八十三中历史元素与生态意象;楼宇命名蕴含“勤学笃行”“格物致知”等文化寓意;创办的校报《四初》记录师生成长故事,文创产品承载校园精神符号;“校园文化节”既有“春蕾杯”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和趣味运动会,也涵盖科创展览,形成“一草一木皆课程”的沉浸式育人环境
办学一年来,学校交出亮眼成绩单:韩梦鑫同学打破区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组1500米竞走项目纪录;在浐灞国际港艺术节中,学生们凭借才艺斩获艺术表演、艺术作品类多项大奖。教师在集团校“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多学科教学一等奖。学校“展示教育”经验被纳入浐灞国际港教育局推广清单,“AB部对抗制”管理案例在西安市初中校长论坛上引发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家长满意度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