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质而活力的校园中共成长——陕西省西安小学以“三个课堂”建设助推学校减负提质

在优质而活力的校园中共成长——陕西省西安小学以“三个课堂”建设助推学校减负提质

教师报 唐李佩 胡玥

  全班学生身着汉服表演诗歌朗诵、乐器演奏、武术等节目,现场还派发了学生们亲自做的手工小礼物,这是陕西省西安小学四年级二班首届中秋班队会的情景。利用班队会和课后服务的时间,学生自发组织了这次活动,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全程由学生自主设计节目单、自主管理会场,连放背景音乐和PPT、摆放乐器曲谱、准备制作月饼的材料等细枝末节的工作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

  一场班队会的背后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折射的是学校的教育追求,在“三个课堂”的建设中,陕西省西安小学结合“沐浴书香唐韵,健康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探索了一条减负提质、乐学高效、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

  深耕“第一课堂”

  在“乐学善思”中提质增效

  “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写卢沟桥的歌谣,边听边思考:这首歌传递了哪些情绪?”“第一段的高潮是哪句?”“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从‘卢沟桥,狮子吼’这句的‘吼’字有没有听出我们民族的愤怒?”……在音乐教师焦小敏的引导下,结合“卢沟桥事变”的影像资料,二年级三班的学生在《卢沟谣》的歌声中不断思索探究,对卢沟桥的千年变化、民族奋起抗日的决心,以及和平年代的珍惜有了清楚的认识。

  在全班同学情绪饱满的合唱声中下课铃响了,但学生们还沉浸在这节音乐课中,没有着急走出教室,或轻声哼唱,或彼此讨论交流着如何再也不能让“列强践踏毁家园”。“落后就要挨打,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强盛,但咱们还是要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做新一代的好少年,长大了保卫国家。” 学生王皓煜对小伙伴说。

  “减负”的根本与关键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增效是“减负”的前提与基础。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减负”才能得到保证,高效的教学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保证“减负”不反弹。“第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像焦小敏老师这样让学生在“乐学善思”中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是西安小学教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

  自2011年起,西安小学就开始承担国务院试点项目“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着“减负增效,创新素质培养”的办学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目标,落实“五项管理”,系统性建构教育新模式,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西安小学校长李涛介绍道,“科研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发展”是西安小学实现“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与目标。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科研名称,如快乐语文、思维数学、活力英语、效能体育、智慧美术、整合信息、理趣科学、律动音乐等,所有的课程、课堂、作业都围绕学科核心词展开。在快乐语文中,游戏识字、多方式朗读、思维导图促理解、读写结合促写作、群文阅读促内涵、名家名篇促立人等,都促使西安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朝着积极愉悦、自主高效的“乐学”目标前行。

  “创新减负增效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是每位教师在每节课中努力落实的目标之一。”李涛校长谈道,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师讲授+生生互动+重难点练习”课堂减负增效模式,把小组合作纳入常规课堂中,要求每节课重难点知识后强化学生间讲一讲、读一读、议一议,并倡导利用在校碎片化时间进行重难点训练,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

  如今,课堂精简讲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经成为西安小学课堂教学的亮点,学生负担减轻了,但学习成绩、综合素养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得到有效体现。

  优化“第二课堂”

  让课后服务“魅力无限”

  9月8日,主题为“做优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首期“西安教科研二十人论坛”在西安小学举办,李涛校长作为典型经验校代表分享了学校的具体做法。课后服务不仅满足了家长看管学生的基本需求,还成了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

  走进西安小学的课后服务拓展课堂,你会看到不同学科的教师使出“十八般武艺”让学生感受“第二课堂”的魅力。体育教师结合十四运赛事和学生探讨体育强国,数学教师会拿着特大号扑克牌和学生玩猜数字游戏,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校乐学理念下的讲成语、讲古诗活动,英语教师则会进行动画片趣配音这种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学校也会安排全年级统一的活动,开展飞花令、魔方大赛、同读一本书或体育活动等,除此之外,每周还会有两次社团活动,如篮球、足球、合唱、科技、书画等。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西安小学设置了全体教师参与下的“专业+”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提出了 “两重组三兼顾”的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策略。“两重组”指把全体教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体音美德信科教师,采用“专业+特长”的课后服务实施定位,学校可安排这部分教师有效开展兴趣社团服务;另一部分为语数英教师,采用“专业+作业帮扶+身心健康活动”的实施定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除指导学生完成当日作业外,可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活动,在不受场地限制的情况下也可分批次进行跳绳等活动。做到兼顾特长生发展,兼顾学生全员性身体健康,兼顾学生差异化辅导等“三兼顾”。

  当六年级的学生学了“圆”这一章节后,数学教师赵燕找到美术教师,商量着看能否利用美术教师负责的课后服务学科拓展时间让学生们完成一份有“圆”元素自主设计的绘画作品。这样的作业,结合了美术和数学知识,也给了学生创新拓展空间,学生也乐意完成这项有趣的作业。“利用课后服务的学科拓展时间,我们教师也能相互合作,帮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二年级年级组长汤亚绒说。

  “学校真的是在做优课后服务,用耐心、爱心、慧心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家长很感谢学校的用心用情,把孩子交给西安小学我们都很放心!”四年级二班的家长代表在为学校送上“授业解惑一丝不苟 关爱学子无微不至”的锦旗后感慨地说。

  丰盈“第三课堂”

  多元评价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国庆长假第一天,西安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李梓瑞和家人在去看电影的路上,遇到一位突发心脏病的老人。见此情形,李梓瑞和家人主动上前援助,期间10岁的李梓瑞还跑了两条街去买速效救心丸。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力为之,而学生走出校门后的行为代表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真实成果。像李梓瑞助人为乐的事迹正是西安小学充分发挥家庭、社会资源以丰盈“第三课堂”全方位育人的成效。

  在李涛的带领下,西安小学教育集团的三所学校课程研发中心团队设计出完备的“第三课堂”课程体系,即时间轴下的“72+”项目。“‘72+’项目充分体现陕西元素、因地制宜,设置参与劳动实践、走进博物场馆、融入广阔自然、追寻红色基因、触摸工业科技、体验民俗特色、感悟文化艺术等七大课程体系,每个体系体现不同侧重点及培养目标。”西安小学教导主任李娜说。

  “我们学校‘第三课堂’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采用家庭亲子(或同伴同行)、学校集体两种方式,注重突出年段特点,按照低、中、高三个年段设计课程,突出学校主导,家庭主体原则,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西安小学大队辅导员吴琳老师介绍道。

  西安小学教育联合体“第三课堂”课程体系探索出四元评价模式,即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元评价维度,为学生设计了《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手册》,每年“劳动基础评价”+“多元主题评价”满星为120星,累加100星以上者获得学校“知行合一”奖章及实践活动优秀者奖状,如果自主完成项目较多,超出学校要求,学校将会对学生和班级分别做出奖励。

  多元的评价引导,激发并增加了学生们“行走的动力”,利用国庆长假,很多学生主动走进西安市内的博物馆、图书馆、红色教育基地、田园等场所,在亲手做、亲眼看的体验与实践中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我们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来推动‘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活动的开展,团队将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完善和深化‘三个课堂’的建设,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地促进师生成长,让校园更有活力。”李涛说。